设为首页收藏本站Access中国

Office中国论坛/Access中国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Roadbeg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它] 说说自己的BOM,请大家提提意见.

[复制链接]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11#
发表于 2003-2-22 17:02:00 | 只看该作者
另存慢慢看,一直对BOM什么的早有耳闻,具体案例倒没见过,这下Roadbeg帮了忙啦,谢谢,不过你不怕你公司告你泄露公司机密?:)
12#
 楼主| 发表于 2003-2-22 17:08:00 | 只看该作者
这完全是我自己设计的,并且也没提到什么机密内容.
13#
发表于 2003-2-22 21:53:00 | 只看该作者
我看很不错,由于没有具体分析和对业务不熟悉,我提不出什么意见。
14#
发表于 2003-2-23 09:44:00 | 只看该作者
帮你抄了一篇goodidea转的,看看:
[转]BOM的构造方法

BOM的构造方法

物料清单BOM是运行MRP三个基本输入信息之一,根据产品的特性进行不同的构造可以减少基础数据准备实施工作量,提高物料分解算法的速度。本文详细分析几中BOM的构造方法,以供同行参考。

一、常规方法

在传统的MRP软件中,BOM是采用网状的结构存储数据的,因此可能出现一个父项编号下面有很多个子项编号,一个子项编号同时属于不同的父项编号的情况。其数据结构为:父项编号,子项编号,结构数量,低层码。软件可以通过项目缩进的方式表示物料间的层次关系。

优点:1)适应性好,存储数据量小。

2)便于进行物料分解和材料汇总。

缺点:1)需编制大量程序实现直观显示产品构成。

2)不便于进行反查零件适合产品的情况。

二、树型结构方法

在MRP软件中,特别是在WINDOWS平台下的MRP软件,一般BOM采用树型结构进行构造,其数据结构为:Treekey,Parent,物资编码,结构数量,分解标志。其中Treekey标识节点号,Parent标识父节点号。

优点:1)利用WINDOWS平台的TreeView控件可以实现节点的添、删、复制等操作。

2)界面构造美观、直观易懂,用户操作简单。

3)适应单件小批量生产方式下产品BOM的构造。

缺点:1)对于多系列多产品的情况,数据量会急剧膨胀。

2)不便于进行反查零件适合产品的情况。

3)物料分解算法编制比较复杂,处理不当效率会很低。


三、标志位方法

此方法适合多系列多产品的情况,每一种不同的零件都要标识出它适合的系列和产品型号,采用在相应型号标志位置位的方法。

例如:某机车厂有17个产品系列,每个系列大约有20~25个不同型号的产品,每个产品有80~90个零件,采用Treekey,Parent构造BOM,其记录条数大约为17*20*80=27,200,其数据量非常巨大。编辑,修改,计算BOM可能效率很低。

采用标志位方法按每个系列构造BOM可能可以解决问题:每个系列零件数大约在150~200条,其总记录数大约在2550条。

1)构造方法:

·BOM表结构:物资编码,结构数量,所属系列,适应型号,物资类别

注释:在物资适应该系列的某型号时,其标志位置1

物资类别分为:产成品,自制件,外购件,外协件

·MARK表结构:系列编号,物资编码,码位

注释: 此处存放各产成品对应的型号标志位。

2)物料分解算法

取出MPS中的一条记录,查询BOM.dbf,若该物资为产成品,查询MARK.dbf,取出系列编号-->xlbh,码位-->mw,取出BOM.dbf中所属系列=xlbh,适应型号中mw=1的记录。

MPS中产成品需求数量*BOM中的结构数量既为零件毛需求量。此算法不用递归,一个简单的SELECT语句即可,效率高。

优点:1)适合多系列多产品的情况,基础数据可按系列整理,实施工作量小。

2)物料分解算法效率高,速度快。

3)便于进行反查零件适合的系列和型号。

缺点:1)要求BOM只有一层,系列为根,该系列下的零件为叶子,适应性受限制。

2)不能以直观的方式显示每个产品的组成。


四、模块化BOM构造

模块化BOM主要应用于多系列多产品情况。该产品由基本件、特征件、可选件组成,其中特征件有多种(必选一种)因此可构成不同的产品。例如:卡车生产厂,有10种发动机,2种栏板,4种底盘,30种颜色,便可形成10*2*4*30=2400种产品,如果按产品结构存储,就要存入2400种结构,并使MRP物料分解很复杂。采用模块化BOM构造,去掉产品层,以部件层做为最终状态,其结构只有:10+2+4+30种。其数据量会大大减少。

BOM表数据结构为:父项编号,子项编号,选件号,结构数量,预测比率

注释:选件号表示:基本件、特征件序号,可选件

MRP物料分解基本算法:根据MPS种产品需求数量,分解为各基本件和特征件的数量(需求数量*结构数量*预测比率)。
15#
 楼主| 发表于 2003-2-23 22:07:00 | 只看该作者
我正是使用的第一种方法.
16#
发表于 2003-2-25 16:03:00 | 只看该作者
Bom还是用树形控件来做比较好, 我曾经用过其它方法来试过, 太麻烦, 但用了树形控件后却变得简单多了。
在根据订单来运算物料需求结果清单时,要以用查询来达到, 但这里却要有点技巧性。因为设计时,一般情况下不会定义层数的。先算出每种物料的需求,再来汇总。
17#
 楼主| 发表于 2003-2-25 16:13:00 | 只看该作者
我想的话,树形结构对共用子BOM 的处理可能不是很好.
所以我选用的网状.
并且,我的需求结果是不能用查询来实现的(一般的网状应可以),因为我在运算时还必须考虑到很多其它因素.
18#
发表于 2006-5-12 23:46:00 | 只看该作者
不错!
19#
发表于 2009-5-30 10:42:24 | 只看该作者
bom嵌套计算物料问题是怎么解决的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站长邮箱|小黑屋|手机版|Office中国/Access中国 ( 粤ICP备10043721号-1 )  

GMT+8, 2024-5-30 18:40 , Processed in 0.089012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