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网站地图 Office中国(office-cn.net),专业Office论坛
当前位置:主页 > 技巧 > 其它(Other) > 其它技巧 > 正文

抓住IT服务全球化机遇 印度成亚洲巨人

时间:2006-10-10 13:16 来源:中国计算机报 作者:刘林森 阅读:
摘要:国际IT业重量级人物、英特尔前总裁格鲁夫最近对媒体发表评述说,由于印度软件业的蓬勃发展,许多美国企业都到印度开发软件,因此,到2010年,印度软件与服务业的就业人数可能超过美国。

 “新经济将使你的孩子工作后拿的工资同你到退休年龄时拿的工资一样多。”印度喀拉拉邦一所电脑学校在马路边竖立的广告牌上如此写道。

  毫无疑问,人们梦想的前途是美好的。不仅仅在喀拉拉邦是这样,自从西方出现了“新经济”热潮之后,整个印度也都着了迷。事实上,印度人已有了一种登上了历史的头等车的感觉,而之所以如此也不是没有原因的。美国挖走了他们很多最好的专家。印度最大的软件设计公司——信息系统公司总裁南丹·尼勒卡尼指出:“从1995年至2000年,美国企业中的385个企业(占总数9%)是由印度人建立起来的。”

  IT服务业全球化趋势导致印度IT人才外流,但这也给印度带来了好处。美国经济学家维诺德·库马尔说:“仅在喀拉拉邦,大约10%的信息公司都是用那些在美国硅谷工作的印度人汇回来的钱建立起来的。”当然,更重要的是,印度的人才为发达国家进入新经济时代所做的贡献,同样也启发和教育了自己的国家,促使决策者更有信心地在浩浩荡荡的大潮中奋起直追。

  据麦肯锡全球研究所预测,2010年以前印度的经济将保持6~9%稳健的增长率。到2030年,亚洲将再出现新的“经济巨人”,以“软件产业”为中心的印度总体经济实力超越日本的梦想很可能成为现实。

  消费驱动的增长方式

  许多国家的经济增长都是按照农业——工业——服务业的次序展开的,而印度是工业革命模式的一个例外。其经济中比较发达的产业是服务业,服务业在印度GDP中的比例从1990年的41%上升到2005年的54%。

  在印度,快速发展的服务业促使中产阶级规模急剧扩大,后者的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动力。过去20多年,印度中产阶级数量增加4倍,目前接近2.5亿。印度已然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与东亚、尤其与中国截然不同的经济增长模式:主要依赖国内市场而非出口,依赖消费而非投资,依赖服务业而非工业,依赖高技术而非低技能制造业。

  近年来,印度最为引人注目的服务业是面向全球的承包业务,这使印度迅速成为“世界办公室”。

  印度的增长主要以企业发展为驱动力,近10年来印度私人企业家获得了超过80%的贷款,而中国这一比例仅为10%。投资银行摩根士丹利的首席经济师史蒂芬·罗奇对比印度与中国,长期以来后者宏观经济增长表现奇好,却没有产生伟大的企业,而GDP增幅一直低于中国的印度却已涌现了二三十家颇有影响力的世界级公司。

  统计资料显示,印度GDP增长的30%来自生产率提高,而不是出自资本或劳动投入增加。根据一项精细的研究报告,印度经济体的年度利润率从1980年的11.5%增长到1999年的16.5%,这20年期间的平均利润率达到14.3%。专家认为,这是在资金、效益和利润的正面循环作用推动下,印度很快涌现二三十家世界级公司的根本原因。

  建立印度基地

  2000年,设在旧金山的美国贝克特尔集团在新德里郊外建起一个一流的办公室,雇用400名印度工程师处理该公司在全球的工程业务,如今这家公司45%的IT业务是在印度完成的。而福特汽车公司雇用当地的会计为它的亚洲市场服务,辉瑞制药公司在印度进行治疗癌症、传染病和精神病的药物试验。一切是那么理想、顺利和高效率。

  令印度人雀跃不已的是,包括美国在内的许多西方国家,将印度视为一个不仅提供信息技术,而且可以高效率完成信息处理业务的基地。如今,成百上千家外国公司纷纷在印度建立办事处,目的是以印度为基地,通过互联网远程通信,将由印度人完成的软件设计和信息处理成果传送到本公司的内部网。对西方公司来说,精通软件技术在未来互联网经济中的重要性,他们很明白,世界上很难找到比印度工程师更“价廉物美”可以信赖的人才。

  对印度来说,每年高达70亿美元的软件和信息处理生意是个难得的机遇。所以,政府方面已推出更加优越的政策,希望更多的西方企业在印度设立他们的办公室。

  发达国家不少公司把软件基地放在印度,最初的原因仅仅是因为人力成本比较低并且这些人大多数都有比较好的英语基础。由于大量引入能力成熟度认证(CMM)而获得了高质量的软件产品,在许多人看来好像是一种意外的收获。

  强大的人才优势

  印度高速度发展IT产业的重要保证是拥有丰富的、精通英语的技术人才,仅班加罗尔就有14万IT专业人才,比美国硅谷还要多2万人。

  据印度商业工业联合会介绍,印度政府从上世纪50年代起就在全国兴建了多家信息技术学院:全国性的有6所,地区性的有25所。目前,印度所有的信息技术学院一年可以为国家培养17万名本科生和5万名研究生。

  此外,有很多杰出的印度IT人才一直在美国或欧洲发挥着他们的能量,为了吸引他们回国发展,弥合印度的教育和人才需求之间的鸿沟,印度政府出台了很多优惠政策。在过去三五年中,有2.5万名IT从业人员从国外回到了印度。

  国际IT业重量级人物、英特尔前总裁格鲁夫最近对媒体发表评述说,由于印度软件业的蓬勃发展,许多美国企业都到印度开发软件,因此,到2010年,印度软件与服务业的就业人数可能超过美国。2002~2003年间,尽管客户在信息技术方面的支出大幅下降,全球市场一片低迷,印度的软件和服务业仍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成为印度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麦肯锡研究所预计,该行业在印度的年增长率将达到50%,到2010年将吸收多达100万名软件人员就业。

  据美国德勤顾问公司的研究报告,美国企业将业务外包到印度,至少可以节省40~60%的成本,扣除硬件的建设费用,应可以节省25~30%的经费。一位硅谷主管表示,现在如果有一个职位空缺,他们会考虑是否在美国直接聘雇,或者雇用三个印度当地的工程师。

  构筑自主创新机制

  近年来,印度政府不遗余力地构筑自主创新的机制,鼓励自主创新。例如,政府鼓励企业建立研发中心并给予资格认证,一旦通过认证,便可依法享受相关优惠政策。通过认证的企业研发机构可免除基本建设费用,为研发目的采购的国产物品可免征货物税。在制药和生物技术领域,用于研发和生产的专业物品实行进口免税,标准药物进口免税;在化学、医药、生物技术、计算机、电信设备等领域,经印度科学与工业研究部批准,可以享受减免税收优惠。

  此外,印度政府还对从事研究开发活动的企业提供税收优惠,如对公营企业和私营企业征收“研究和开发税”,如果企业将其营业收入的2%用于研发,就可以不再缴纳。为了倡导全社会形成自主创新的文化,印度政府还设立“国家创新基金”,举办“印度创新奖”评选活动,通过重奖创新来引导全国所有企业树立自主创新的思想。

  印度政府认为,创新的前提是自主,没有自主就没有创新。印度私营企业之所以能成为国家自主创新的主力军,原因就是它们的自主性很强。企业研发机构在管理上完全独立于政府,实行企业自主管理。研究方向按照企业的发展和市场的需求确定,人员按课题需要,通过互联网等媒介公开招聘。

  印度科技部长卡皮尔·赛巴尔这样表达他对本国软件业发展的充分自信:“如果给印度的软件业打分,我会打100分。信息产业最需要‘创新\’,而这恰恰是印度人与生俱来的天性。近几年印度的软件业项目没有一个是超过3个月完成的,因为我们的技术更新以3个月为周期,新产品的需求更催生了我们的创造性。”他认为,近几年印度的软件业年均增长率一直保持在50%以上,而世界软件业年均增长率是20%,其秘诀就在于不断创新。

  赛巴尔认为,信息技术产业自身的特点是并不需要特别大的投资,它所需的只是人才、计算机或者信息高速公路,在资本投入上并没有太高要求。由于政府给予信息产业相对较大的发展自由度,而不是进行过多干预,而且政府还给予“零税收”这样的优惠政策。所有这些因素加在一起,促使印度的软件业发展咄咄逼人,而且这一趋势毫无疑问还将持续下去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